边裔典第五十七卷

推荐阅读:薇蕨集母亲旷野的呼喊犹及编开市大吉轮盘犯罪本能福尔摩斯大失败中国侦探罗师福天真的幽默家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最新章节!

    安息部汇考〈忸密 安国 东安 喝捍 中安 布豁 捕喝 西安 伐地〉

    汉

    武帝   年,始通使于安息。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安息国,王治番兜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不属都护。北与康居、东与乌弋山离、西与条支接。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与乌弋、罽宾同。亦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辄更铸钱。有大马爵。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大国也。临妫水,商贾车船行旁国。书革,旁行为书记。武帝始遣使至安息,王令将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因发使随汉使者来观汉地,以大鸟卵及犁靬眩人献于汉,天子大悦。安息东则大月氏。

    后汉

    章帝章和元年,安息遣使献师子、符拔。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安息国居和椟城,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与康居接,南与乌弋山离接。地方数千里,小城数百,户口胜兵最为殷盛。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献师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无角。

    章和二年十月,安息国遣使献师子、符拔。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不载。按《和帝本纪》云云。

    和帝永元十三年冬十一月,安息国遣使献师子及条支大爵。

    按《后汉书·和帝本纪》云云。按《西域传》:永元十三年,安息王满屈复献师子及条支大鸟,时谓之安息雀。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从阿蛮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宾国。从斯宾南行度河,又西南至于罗国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极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其土多海西珍奇异物焉。

    北魏

    安息国,元魏时亦通于中国。

    按《魏书·西域传》:安息国,在葱岭西都蔚搜城。北与康居,西与波斯相接,在大月氏西北,去代二万一千五百里。

    忸密国,元魏时闻于中国。

    按《魏书·西域传》:忸密国,都忸密城,在悉万斤西,去代二万二千八百二十八里。〈按安息巳自有传,而《唐书》又谓安者即魏忸密,或一

    安息分为二也。〉

    北周

    武帝天和二年,安息国遣使入献。

    按《周书·武帝本纪》不载。按《安息本传》:安息国,在葱岭之西,治蔚搜城。北与康居、西与波斯相接,东去长安一万七百五十里。天和二年,其王遣使来献。

    隋

    炀帝大业五年,安国遣使贡献。

    按《隋书·炀帝本纪》不载。按《安国本传》:安国,汉时安息国也。王姓昭武氏,与康国王同族,字设力登。妻,康国王女也。都在那密水南,城有五重,环以流水。宫殿皆为平头。王坐金驼座,高七八尺。每听政,与妻相对,大臣三人评理国事。风俗同于康国。唯妻与姊妹,及母子递相禽兽,此为异也。炀帝即位之后,遣司隶从事杜行蒲使于西域,至其国,得五色盐而返。国之西百馀里有毕国,可千馀家。无君长,安国统之。大业五年,遣使贡献,后遂绝焉。〈按《本纪》十一年复朝贡,是犹未绝也,或一年事纪年之异,

    姑并载之。

    〉

    大业十一年正月,安国遣使朝贡。

    按《隋书·炀帝本纪》云云。

    唐

    高祖武德 年,安国遣使入贡。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按《西域传》:安者,一曰布豁,又曰捕喝,元魏谓忸密者。东北至东安,西南至毕,皆百里所。西濒乌浒河,治阿滥谧城,即康居小君长罽王故地。大城四十,小堡千馀。募勇健者为柘羯。柘羯,者犹中国言战士也。武德时,遣使入朝。

    太宗贞观 年,安国献方物,东安国亦遣使入献。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按《西域传》:贞观初,献方物,太宗厚慰其使曰:西突厥已降,商旅可行矣。诸胡大悦。其王诃陵迦又献名马,自言一姓相承二十二世云。是岁,东安国亦入献,言子姓相承十世云。东安,或曰小国,曰喝汗,在那密水之阳,东距河二百里许,西南至大安四百里。治喝汗城,亦曰斤。大城二十,小堡百。〈字,字典不载。〉按《大唐西域记》:喝捍国此言东安国,周千馀里,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从此国西四百馀里至捕喝国。捕喝国此言,中安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西四百馀里至伐地国。伐地国此言西安国周四百馀里,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从此西南五百馀里至货利习弥伽国。

    贞观十二年十一月,安国遣使贡方物。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高宗显庆 年,以安国王为安息州刺史,东安王为木鹿州刺史。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按《西域传》:显庆时,以阿滥为安息州,即以其王昭武杀为刺史;斤为木鹿州,以其王昭武闭息为刺史。

    中宗嗣圣十四年〈即太后万岁通天二年〉四月,安国献两头犬。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元宗开元七年三月,安国遣使献方物。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开元十四年,安息国王遣弟来朝献。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西域传》:开元十四年,其王笃萨波提遣弟阿悉烂达拂耽发黎来朝,纳马豹。开元二十二年,安息国王入贡,其妻亦别有贡。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西域传》:十四年,来朝。后八年,献波斯二,拂菻绣氍毬一,郁金香、石蜜等,其妻可敦献柘辟大氍毬二,绣氍毬一,丐赐袍带、铠仗及可敦褂襡装泽。开元二十八年十月,安国遣使献宝床子及驼鸟卵杯。

    天宝三载三月,安国王屈底波遣大首领来朝,并献方物。

    天宝四载七月,安国王屈底波遣使来朝贡。

    天宝九载正月,安国王屈底波遣使来朝,献马一百匹。

    天宝十载九月,安国遣使朝贡。

    按以上《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肃宗乾元二年三月,安国使安莫纯瑟来朝。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乌弋山离部汇考

    汉

    武帝   年,始通使于乌弋山离国。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乌弋山离国,王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不属都护。户口胜兵,大国也。东北至都护治所六十日,东与罽宾、北与朴桃、西与犁靬、条支接。行可百馀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善眩。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尝见也。自条支乘水西行,可百馀日,近日所入云。乌弋地暑热莽平,其草木、畜产、五谷、果菜、饮食、宫室、市列、钱货、兵器、金珠之属皆与罽宾同,而有桃拔、师子、犀牛。俗重妄杀。其钱独文为人头。幕为骑马。以金银饰杖。绝远,汉使希至。自玉门、阳关出南道,历鄯善而南行,至乌弋山离,南道极矣。转北而东得安息。

    乌弋山离部纪事

    《杜阳杂编》:上好神仙不死之术。而方士田佐、元僧大通皆令入宫禁,以鍊石为名。时有处士伊祁元解,缜发童颜,气息香洁。常乘一黄牝马,才高三尺,不啖刍粟,但饮醇酎,不施缰勒,唯以青毡藉其背。常游历青间。若与人款曲语,话千百年事,皆如目击。上知其异人,遂令密召入宫,处九华之室,设紫茭之席,饮龙膏之酒。紫茭席色紫而类茭叶,光软香净,冬温夏凉。龙膏酒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此本乌弋山离国所献。

    蒲类部汇考〈阿恶 移支〉

    汉

    武帝   年,始通使于蒲类。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蒲类国,王治天山西疏榆谷,去长安八千三百六十里。户三百二十五,口二千三十二,胜兵七百九十九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各一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三百八十七里。蒲类后国,王去长安八千六百三十里。户百,口千七十,胜兵三百三十四人。辅国侯、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

    后汉

    蒲类国,后汉时,匈奴徙其国人居阿恶地,又称阿恶国。后又有移支国,居蒲类旧地。

    按《后汉书·西域传》:蒲类国居天山西疏榆谷,东南去长史所居千二百九十里,去洛阳万四百九十里。户八百馀,口二千馀,胜兵七百馀人。庐帐而居,逐水草,颇知田作。有牛、马、骆驼、羊畜。能作弓矢。国出好马。蒲类本大国也,前西域属匈奴,而其王得罪单于,单于怒,徙蒲类人六千馀口,内之匈奴右部阿恶地,因号曰阿恶国。南去车师后部马行九十馀日。人口贫羸,逃亡山谷间,故留为国云。又移支国居蒲类地。户千馀,口三千馀,胜兵千馀人。其人勇猛敢战,以寇钞为事。皆被发,随畜逐水草,不知田作。所出皆与蒲类同。

    渠勒部汇考

    汉

    武帝   年,始通使于渠勒。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渠勒国,王治鞬都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户三百一十,口二千一百七十,胜兵三百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三千八百五十二里,东与戎卢、西与婼羌、北与捍弥接。

    三国

    渠勒国,三国时属于于寘。

    按《魏志注·西戎传》云云。

    蒲犁部汇考

    汉

    武帝   年,始通使于蒲犁。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蒲犁国,王治蒲犁城,去长安九千五百五十里。户六百五十,口五千,胜兵二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五千三百九十六里,东至莎车五百四十里,北至疏勒五百五十里,南与西夜子合接,西至无雷五百四十里。侯、都尉各一人。寄田莎车。种俗与子合同。

    无雷部汇考

    汉

    武帝   年,始通使于无雷。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无雷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户千,口七千,胜兵三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二千四百六十三里,南至蒲犁五百四十里,南与乌秅、北与捐毒、西与大月氏接。衣服类乌孙,俗与子合同。

    莎车部汇考〈渠沙〉汉

    武帝   年,始通使于莎车。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莎车国,王治莎车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户二千三百三十九,口万六千三百七十三,胜兵三千四十九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骑君、备西夜君各一人,都尉二人,译长四人。东北至都护治所四千七百四十六里,西至疏勒五百六十里,西南至蒲犁七百四十里。有铁山,出青玉。

    元帝元康元年,莎车请以乌孙公主小子万年为王,许之。莎车王弟浮屠徵杀万年,卫侯冯奉世以便宜发诸国兵讨诛之,更立他昆弟子为王。

    按《汉书·元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宣帝时,乌孙公主小子万年,莎车王爱之。莎车王无子死,死时万年在汉。莎车国人计欲自托于汉,又欲得乌孙心,上书请万年为莎车王。汉许之,遣使者奚充国送万年。万年初立,暴恶,国人不说。莎车王弟呼浮屠徵杀万年,并杀汉使者,自立为王,约诸国背汉。会卫侯冯奉世使送大宛客,即以便宜发诸国兵击杀之,更立他昆弟子为莎车王。还,拜奉世为光禄大夫。是岁,元康元年也。按《冯奉世传》: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前将军增举奉世以卫侯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修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时匈奴又发兵攻车师城,不能下而去。莎车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匈奴矣,于是攻劫南道,与歃盟畔汉,从鄯善以西皆绝不通。都护郑吉、校尉司马意皆在北道诸国间。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奉世乃罢兵以闻。宣帝召见韩增,曰:贺将军所举得人。奉世遂西至大宛。大宛闻其斩莎车王,敬之异于他使。得其名马象龙而还。上甚说,下其议封奉世。丞相、将军皆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则颛之可也。奉世功效尤著,宜加爵土之赏。少府萧望之独以奉世奉使有指,而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法。即封奉世,开后奉使者利,以奉世为比,争逐发兵,要功万里之外,为国家生事于外夷。渐不可长,奉世不宜受封。上善望之议。

    后汉

    世祖建武十四年,莎车始复遣使贡献。

    按《后汉书·世祖本纪》:建武十四年,莎车国遣使贡献。

    按《西域传》:莎车国西经蒲犁、无雷至大月氏,东去

    洛阳万九百五十里。匈奴单于因王莽之乱,略有西域,唯莎车王延最强,不肯附属。元帝时,尝为侍子,长于京师,慕乐中国,亦复参其典法。常敕诸子,当世奉汉家,不可负也。天凤五年,延死,谥忠武王,子康代立。光武初,康率傍国拒匈奴,拥卫故都护吏士妻子千馀口,檄书河西,问中国动静,自陈思慕汉家。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承制,立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五十五国皆属焉。九年,康死,谥宣成王。弟贤代立,攻破拘弥、西夜国,皆杀其王,而立其兄康两子为拘弥、西夜王。十四年,贤与鄯善王安并遣使诣阙贡献,于是西域始通。葱岭以东诸国属贤。建武十七年,莎车复遣使入献,赐都护印绶,已复夺之,更赐大将军印绶。

    按《后汉书·世祖本纪》:建武十七年是岁,莎车遣使贡献。按《西域传》:十七年,贤复遣使奉献,请都护。天子以问大司空窦融,以为贤父子兄弟相约事汉,款诚又至,宜加号位以镇安之。帝乃因其使,赐贤西域都护印绶,及车旗黄金锦绣。燉煌太守裴遵上言:夷狄不可假以大权,又令诸国失望。诏书收还都护印绶,更赐贤以汉大将军印绶。其使不肯易,遵迫夺之,贤由是始恨。而犹诈称大都护,移书诸国,诸国悉服属焉,号贤为单于。贤浸以骄横,重求赋税,数攻龟兹诸国,诸国愁惧。

    建武二十二年,莎车王贤始叛汉而攻灭西域诸国。按《后汉书·世祖本纪》不载。按《西域传》:二十一年冬,车师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国俱遣子入侍,献其珍宝。及得见,皆流涕稽首,愿得都护。天子以中国初定,北边未服,皆还其侍子,厚赏赐之。是时贤自负兵强,欲并兼西域,攻系益甚。诸国闻都护不出,而侍子皆还,大忧恐,乃与燉煌太守檄,愿留侍子以示莎车,言侍子见留,都护寻出,冀且息其兵。裴遵以状闻,天子许之。二十二年,贤知都护不至,遂遗鄯善王安书,令绝通汉道。安不纳而杀其使。贤大怒,发兵攻鄯善。安迎战,兵败,亡入山中。贤杀略千馀人而去。其冬,贤复攻杀龟兹王,遂兼其国。鄯善、焉耆诸国侍子久留燉煌,愁思,皆亡归。鄯善王上书,愿复遣子入侍,更请都护。都护不出,诚迫于匈奴。天子报曰: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于是鄯善、车师复附匈奴,而贤益横。妫塞王自以国远,遂杀贤使者,贤击灭之,立其国贵人驷鞬为妫塞王。贤又自立其子则罗为龟兹王。贤以则罗年少,乃分龟兹为乌垒国,徙驷鞬为乌垒王,又更以贵人为妫塞王。数岁,龟兹国人共杀则罗、驷鞬,而遣使匈奴,更请立王。匈奴立龟兹贵人身毒为龟兹王,龟兹由是属匈奴。贤以大宛贡税减少,自将诸国兵数万人攻大宛,大宛王延留迎降,贤因将还国,徙拘弥王桥塞提为大宛王。而康居数攻之,桥塞提在国岁馀,亡归,贤复以为拘弥王,而遣延留还大宛,使贡献如常。贤又徙于寘王俞林为骊归王,立其弟位侍为于寘王。岁馀,贤疑诸国欲畔,召位侍及拘弥、姑墨、子合王,尽杀之,不复置王,但遣将镇守其国。位侍子戎亡降汉,封为守节侯。

    明帝永平四年,于寘王广德灭莎车,杀其王贤。

    按《后汉书·明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莎车将君得在于寘暴虐,百姓患之。永平三年,其大人都末出城,见野豕,欲射之。豕乃言曰:无射我,我乃为汝杀君得。都末因此即与兄弟共杀君得。而大人休莫霸复与汉人韩融等杀都末兄弟,自立为于阗王,复与拘弥国人攻杀莎车将在皮山者,引兵归。于是贤遣其太子、国相,将诸国兵二万人击休莫霸,霸迎与战,莎车兵败走,杀万馀人。贤复发诸国数万人,自将击休莫霸,霸复破之,斩杀过半,贤脱身走归国。休莫霸进围莎车,中流矢死,兵乃退。于寘国相苏榆勒等共立休莫霸兄子广德为王。匈奴与龟兹诸国共攻莎车,不能下。广德承莎车之敝,使弟辅国侯仁将兵攻贤。贤连被兵革,乃遣使与广德和。先是广德父拘在莎车数岁,于是贤归其父,而以女妻之,结为昆弟,广德引兵去。明年,莎车相且运等患贤骄暴,密谋反城降于寘。于寘王广德乃将诸国兵三万人攻莎车。贤城守,使使谓广德曰:我还汝父,与汝妇,汝来击我何为。广德曰:王,我妇父也,久不相见,愿各从两人会城外结盟。贤以问且运,且运曰:广德女婿至亲,宜出见之。贤乃轻出,广德遂执贤。而且运等因内于寘兵,虏贤妻子而并其国。锁贤将归,岁馀杀之。

    章帝章和元年,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云云。按《西域传》:匈奴闻广德灭莎车,遣五将发焉耆、尉黎、龟兹十五国兵三万馀人,围于寘。广德乞降,以其太子为质,约岁给罽絮。冬,匈奴复遣兵将贤质子不居徵立为莎车王,广德又攻杀之,更立其弟齐黎为莎车王,元和三年。时长史班超发诸国兵击莎车,大破之,由是遂降汉。按《班超传》:莎车以为汉兵不出,遂降于龟兹,八年,拜超为将兵长史,假鼓吹幢麾。以徐干为军司马。明年,复遣假司马和恭等四人将兵八百诣超,超因发疏勒、于寘兵击莎车。莎车阴通使疏勒王忠,啖以重利,忠遂反从之。后三年,忠遣使诈降于超。超内知其奸而外伪许之。忠大喜,即从轻骑诣超。超密勒兵待之,为供张设乐。酒行,乃叱吏缚忠斩之。因击破其众,杀七百馀人,南道于是遂通。明年,超发于寘诸国兵二万五千人,复击莎车。而龟兹王遣左将军发温宿、姑墨、尉头合五万人救之。超召将校及于寘王议曰:今兵少不敌,其计莫若各散去。于寘从是而东,长史亦于此西归,可须夜鼓声而发。阴缓所得生口。龟兹闻之大喜,自以万骑于西界遮超,温宿王将八千骑于东界徼于寘。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鸡鸣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馀级,大获其马畜财物。莎车遂降,龟兹等因各退散,自是威震西域。

    顺帝永建五年春正月,莎车王奉使贡献。

    按《后汉书·顺帝本纪》云云。

    三国

    莎车国,三国时属于疏勒。

    按《魏志注·西戎传》云云。

    北魏

    莎车国,元魏时称渠莎国。

    按《西域传》:渠莎国,居故莎车城,在子合西北,去代一万二千九百八十里。

本站推荐:闺门秘术隔帘花影轮盘愤怒的乡村淞隐漫录老舍小说集外集洞冥宝记独手丐古欢堂集杨维桢集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陈梦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梦雷并收藏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