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大通禅师语录 > 佛德大通禅师愚中和尚语录卷第一

佛德大通禅师愚中和尚语录卷第一

推荐阅读:孔雀经真言等梵本俱力迦罗龙王仪轨净心诫观法发真钞净土生无生论会集净琉璃净土摽金刚童子持念经金刚经纂要刊定记金刚经感应分类辑要金刚经感应传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大通禅师语录最新章节!

    丱余集

    侍者某甲编

    示众

    如来结制日。老比丘某略说法要。伏愿山中诸禅。以大圆觉为我伽蓝。三月安居依此法要行之。则个。

    菩萨璎珞本业经曰。佛曰。佛子。若一切众生初入佛界。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初发心出家欲绍菩萨位者。当先受正法戒。戒者是一切功德藏根本。能除一切大恶。若佛若菩萨不入此正法戒得无上道果。无有是处。不受此戒者。不名有情识者。木头无异。不名为人。常离三宝海。非男非女。名为畜生。名为邪见。名为外道。何况达磨所传一心戒仪曰。夫无作戒体唯实相心缘体护持。因果宗趣亦唯实相心。体是宗家之体。宗是体家之宗。不即不离。若屋空与梁柱等。屋空譬于体。梁等譬于宗。体是能持能领之心相。宗是所持所领之戒法云云。释云。所言体者。经云。非有非无。非大非小。非三界非法界。非名字非得法。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者。应知是经文从头至末一一诠此戒体矣。可不信也哉。因为说偈曰。赤肉团上千刃壁。旷劫无明当下灰。可惜时人何不悟。肯者同入此门来。吽吽勉之。

    开显达磨一心戒议之六字云。达磨者通大义也。一心者唯实义也。戒仪者孝顺义也。三义各四。传灯四行。法华安乐。梵网孝顺。三四四三宛转。十二因缘摄尽无量义矣。

    策发心行文奉呈向上诸禅伯

    禅经云。修行微妙法。能离退住过。亦灭一切恶。成就诸功德。佛言。欲求阿鼻三摩耶。当作达磨摩那斯迦罗常观真实义。以圣行力断除阴贼。莫如劣夫不能报仇为彼所害。乃至一切贤圣皆应勤修如是正观。为现法乐故。为后世大明故。断一切苦本故。饶益众生故。况于凡夫空无所得而放逸不修习。老禅某聊依上诸义述一偈云尔。老能题壁存何物。古佛赵州唯道无。为报祖师门下客。万般不若觜卢都。

    答岐阳座元禅师

    赤肉团上壁立万刃。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据此而言。岂可以之乎者也递相钝置哉。所以古德曰。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愚亦虽有所议。只堪惆怅。不堪陈。伏乞慈容。

    示天心居士

    当寺大檀那前作州太守。法名宗顺。以天心为道号者。盖有志此宗之英杰也。春间乞暇公门。暂归沼田。干事日数既满。不敢淹留。临于上京。求警策语。辞不获免。故信笔曰。

    现成公案见也么。明历历地七通八达。所以扇子勃跳上三十三天筑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小千大千九界十界尽沽恩去也。喝更有一喝。如金刚王宝剑。直用分付天心居士。非但为途中善为。行到皇都公务之余得暇之时。试勘破自他宗有力量者。若能拨剔一个半个。永得超过碍无碍境。而共知象外有安乐田地。则足报上则将相下则父母师长千生万劫之鸿恩。祝祝。

    示知侍者

    波罗提尊者佛性八用偈云。在胎为身处世名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评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也。

    未善庆庵主

    近来学佛之徒。不能得意而忘言。或云。一切众生本有佛知见性。但无明翳暯除时自能见理。或曰。如是常理非可造作。但缠盖云雾除时。日轮自现。是皆以世谛言之耳。岂不见我大弘禅师云。本无烦恼元是菩提。因兹琳师云。穷大觉于无觉得真得于无得者。罕若斯法矣。噫凡有志于祖道者。何不取则于斯也。勉之。

    示岗禅人

    我往在丹之神池时。三更月下忽有异僧入来。才见坐定。便高声念曰。诸法同镜像亦如水中月。凡夫愚惑心。分别痴恚爱。念毕无几听得一声洪钟响。便和南而出竟。不知所往。直至如今未审端的。是梦耶是觉耶。岗禅岗禅。汝今为众正竭力而无暇。且待我残息断放下杓头得坐披衣时。为我子细思量看。是梦耶是觉耶。

    示斤溪庵主

    观一切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予尝以此十六字判为大通二八王子。今复为你点作今世后世安乐行本。依而行之。后十六生成正觉复何疑哉。勉之。

    识心同居野语

    时诺溪侍者问曰。如何是日用工夫。答。识心可以同居。曰。愿闻所由。未免更添蛇足。愚昔往乎江南驻锡丹之金山。归乎日下复寄踪于丹金。合而计之四十有一年。其间三兄五弟识面面识者不为不多矣。其如足下则所谓心也非面也。可者癸亥岁初相见有一诺。甲戌冬重扣寂蹈雪拾薪同煮菜根。其志可嘉。何止千金。然不辨大誓心。不立远大志。不能长久同居苦寒之地。切要知。祝祝。

    示道顗禅人

    经曰。若为真实说。眼则不见色。意不知识法。此是最秘密。由之观之。吾今乍可碎身犹若微尘。终不与汝说法而扭捏汝娘生鼻孔去也。莫言冷淡没滋味。一饱能消万劫饥。若荐得此个因缘。许汝出荆棘林具衲僧眼。岂不快哉。吾道友顗禅人即饭高灵仲和尚神足也。在山中助道义而总院之庶务。一日又一日。不觉已过六年矣。因予默坐。袖纸来打高侍者之关节。求警策语故。信笔而涂抹云尔。

    示爱道庵主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名平等大慧。亦名大佛顶。予自壮年于此大旨仰而信之。全身担荷于今七十七岁。未尝暂忘也。且喜爱道庵主悦知藏。近来从予听予开示。与予所信无二无别。何幸如焉。嗟七佛命脉达磨眼睛可谓愈久而愈灵愈灵而愈明。虽然如此。若有少分我相而犹涉差别。则都不济也。但愿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时时检点而无败阙。不敢笑于后贤。乃至如是展转开示可信者令佛种而不断。则愚中这回不枉阎浮提走一遭矣。祝祝。

    示道隐侍者

    教中云。诸佛自证唯是心。自证心心自觉心。是中无知解法。无知解者。非始开晓。亦无开晓者。若分能所犹如微尘。即取法非法相不离我人众生寿命。岂得名金刚慧耶。信心铭云。言语道断非去来今。祖教岂欺人乎。勉之。

    答端公高侍者所问

    比来非唯丛林。虽岩下之徒。贵通才贱守节。彼既为之此则效之。前既行之后则袭之。鸣呼非彦圣之师乘愿力而积其功。则斯弊莫能革矣。勉之。

    示真璨侍者

    觉法疏云。一切众生不解如是常寂灭相。忆想分别妄云有生死。轮回六趣不能自出。今虽闻正法音。还于种种有为事迹中推求挍计冀望成佛。何有得理耶。夫常寂灭相者谓本来面目也。切不可外求。法华云。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然则直自今日至乎腊月三十日。正观依风相而不怠者。何有不得之理。

    示大用居士

    记得玄沙问雪峰云。某甲如今大用去。和尚作么生。师遂将三个木鞠一时抛。沙作斫牌势祇对。师云。你亲在灵山方得如此。沙云。也即是自家事。居士还会么。会也好不会更好。既是自家底。则阿谁无分。勉之。

    雪中示信崇禅人(禅人时在自上庵)

    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不知玄旨徒劳念静。崇禅宗禅。要知玄旨么。?鳌山既有不眠客。向上宁无成道人。

    赠同归庵主

    自古入乎祖师门下者。拨草瞻风唯图见性耳。岂为他事而徒费脚力耶。我普明国师高弟理高首座。亲炙末山老师旦夕问道。积而有年矣。丙子八月初二日。亦复随从末山问纪伊之津。来到泉城下。忽于河上蹈断桥梁。信脚跳入深渊。其乘舆则虽粉碎。自身份别则无所损。却有大获而上岸。末山见之急进步而贺云。撒手悬崖放身舍命绝后再苏欺君不得者。正谓此也。如何。首座曰。认得性而已。末山云。不为分外。如此远涉险路。忝蒙过访。喜慰何极。茶后乃话上事。予亦助喜云。其所获者莫谓颔下之物。正是衣里之珠也。岂不见郁山主悟道颂曰。我有一颗明珠。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但愿首座直从今日尽未来际。令此神珠不受染污。则可谓林下再发光晖。祝祝。

    示源秀知客

    僧问清平和尚。如何是大乘。曰。井索。如何是小乘。曰。钱索。如何是有漏。曰。箍篱。如何是无漏。曰。木杓。法云圆通和尚曰。大乘小乘井索钱索。有漏无漏箍篱木杓。法昌遇和尚垂语曰。我要一个不会禅底做国师。?三个木毬一时辊出。具眼底好生观好生观。

    兑禅子临行乞语勉以塞白

    放下着。借婆裙子拜婆年。毒恶既忘怀蛇虎为知己。光阴几百年。清风犹未已。

    示玄葩禅人

    经曰。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如来诚言两句十字。新出红炉金禅子。簉破阇梨铁面皮。快哉苦海波浪尽。露出珊瑚第一枝。

    答直指知藏所问

    壬午佛成道日。老比丘某恍然开大口出些气高声唱曰。赤肉团上壁立万刃。入泥入水岩裂崖崩。因什么人人不会。良久曰。吽吽语声未绝。忽见有人捧出老师兄。道衡和尚自大明寄来一颂曰。等闲提起破沙盆。三世诸佛一口呑。话到新罗谁复委。岳聋直下海骇孙。时训公知藏在侧见之而欲予记之。不能固辞勉以塞白。然后再三嘱曰。这一件因缘。彼矣此矣。皆不可得而思议。是梦乎觉乎。谁能究之。唯冀且待藏光休翁和尚闻之大发一笑决之。则方可也。祝祝。

    示大内道雄居士

    梵网曰。金刚宝戒是行菩萨道之根本。又云。刹那造罪殃堕无间。雄公雄公。若实未会周防之有策大内之无外乃至国清无诤三昧。则五浊界中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勉之。

    示知有侍者

    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所谓是实相者楞伽所赞生句非生句禅句非禅句也。予虽老朽。单单于此咬定牙关耳。侍者既已出大丛林入个行户慎莫放过一着落在第二。则个祝祝。

    答心传知藏所问

    自只履西归之后。遂一日而又一日。一年而又一年。使丛林而渐薄人情而渐厚。遂依愚夫妄想成立。指槐骂柳。事打葛藤。不立文字之训扫地而空矣。虽欲不寒心不可得也。繄古之有志于祖道者。下绝已躬上无所攀云云。彼亦丈夫也。我独何不然也哉。更有一着在。只堪惆怅不堪陈。参。

    示安宁禅子

    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衲僧得一而失却鼻孔。所以三祖大师云。二由一有。一亦莫守。宁禅宁禅。会么。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古来今。勉之。

    示德补禅子

    本迹二门胎金两部南顿北渐不会显密禅。坠入外道见。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诸佛子错认何曾解方便。放下着。补禅补禅莫道不言。他时后日必有阎王责饭钱在。勉之。

    示慈团禅子

    团禅团禅谛听谛听。汝今胡乱把我杓头上来下去。团团离海峤。渐渐出云衢。既得一轮满。清光何处无。正好供养正好修行。南泉破袖不拂也好。勉之。

    示志适侍者

    临济大师云。你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佛不别。又云赤肉团上有无位真人。适侍者适侍者。要知祖佛并无位真人么。吽吽。

    示源秀知客

    自佛以来祖之与教但眼目之异名耳。是中更容他物。且问。是中若有毫末许法而可修可证者。何啻涯州千里万里也。秀知宾欲得真实安乐。放下着放下着。吽。

    示明三禅子

    举。一明三目机铢两。只恁么去。但做得一个俊禅子耳。当知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二障根株莫不由此而生枝叶。放下着放下着。若放不下。一任担取去。吽。

    示妙应禅子

    妙应无方春草池塘。江南江北月满沧浪。

    答觉传知藏问

    寒山云。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南岳云。说似一物即不中。若不顾不中而敢事张打油。则何愚中之有也。但得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耳。勉之。

    示安柏禅子

    祖意教意拖泥带水。如何。若何。千里万里欲得无乖张。识取柏禅子。吽。

    示呑海悦众

    楞严云。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老衲将谓。旋流成正觉之顿旨莫过斯文矣。入敢录出以充呑海悦众警策。若子细玩味。则必有大发焉。

    示周泰禅子

    古德云。随汝颠倒所欲。南斗七北斗八正当恁么时。若能不为世界众生二种颠倒所惑然后歇得念念驰求心。便见临济正宗再兴于世。勉之。

    示义通中照二禅子

    大丈夫汉若不知有这一着子。又焉能如此拨转向上关捩子不容拟议。运水搬柴为众竭力也哉。沩山雪峰道底。今古何别。勉之。

    示玄訚禅子

    乙酉冬季。訚公禅子自向上来求警策语。因问春秋。答云。念三。予以是年寓于鳌背。今日思量如梦而已。见你在道胜予多少。但以此心更加数年。则何患乎一大事之不明也哉。

    谛听吟示□润禅子

    谛听古德龙牙云。学道先须有悟由。斯言尽矣知也么。莫得不悟而干□谛听若会如来禅。争□更有祖师禅勉旃不觉日又夜。此船过后等何船。

    谛听吟示周艺禅子

    谛听参禅无秘诀。只要不受别人瞒。东平古镜□□碎。龙潭纸烛北风寒。尘尘尔刹刹尔。含元殿里坐□安。成佛作祖莫妄想。孔丘犹嫌攻异端。

    答友云益公侍者

    千说万说不如一决。试问即今是何时[?/卽]。故圆觉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至于末章重明数门。何况国师三唤侍者三应。岂偶然乎。时哉时哉。勉之。

    示祥珍禅子

    古德曰无所是是菩提。不应安佛菩提于有所是边。故知少林门下参禅学士百种多知不如无求。何者有求皆苦。无求即是常乐之故也。勉之。

    示玄快禅子

    诸法寂灭相。随分纳些些。禅子持三戒。是则真出家。若犯毛头许。必成地狱查。佛祖多般语心要莫此加。

    答为则轩尼雪溪

    丙戌夏末我为则轩夜间忽见地藏菩萨直书无心无主之四字于左臂上。觉来宛然记之。过几日后始蒙书中见示。且读且喜不自小心。敢拟弥勒试原云。大士誓愿不虚。感应既能若斯。其于向上一路更何疑之有焉。是正所谓我愿既满众望亦足者也。可不快哉。欢喜欢喜。乃合掌记云尔。

    答月舟首座

    岂不闻上至极圣之上。下至底下之底。皆同一心无二别。当知所言一心者。谓我等自心耳。先贤大慈大悲如斯开示学佛之徒。譬如具大神足者不假乎寸绳直出落在百尺井底之人令得入于大解脱之门。?。何幸如焉。勉之。

    须知吟

    不羡你兮早成佛。不羡你兮顿超佛。千羡万羡你诸人觉知你鼻常数佛。非独儒生边孝先。懒读书兮但欲眠。五台山上云蒸饭。含晖老衲腹便便。客来问着西来意。笑指庭前柏树子。似侧似兮。细思量腋下无端汗出耳。

    拙语赠春岩知宾归浓之旧居

    老年八十五。恰似泥中砾。佛法无一毫。教谁知的的。旧交若亦问如何。昼夜观空唯面壁。

    张打油一章示梵秀监寺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只者两句探头太过。古来脱赚世人多矣。虽然永嘉一宿便归。着衫作主曰。一超直入如来地岂不快哉。何况南天祖师告明眼论主云。本无无明本无烦恼。唯是一心唯是菩提。莫得自生退屈埋没自己灵光孤负西来本志。祝祝。

    示三十余年檀那威光居士

    窃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举手勋足皆是密印。舌相言语皆是真言。诸有心念无非观智。如是如是。虽然父母非我亲。诸佛非我道。千说万说不如一决。且道我者是谁。咄。于兹更涉思虑。何只千劫万劫。咄。勉之。

    示安心禅子

    伟哉参玄上士。照见五蕴皆空。不涉第二念。便能圆满达磨西来递代相承。无令断绝常寂光土毗卢遮那遍法界诸佛一心戒藏。如是安住此戒者。于一切法无所执着。无执着故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也。勉之。

    示法衍庵生

    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不知玄旨徒劳念静。如何是玄旨离四句绝百非。以何为验。八脚黄牛角指天。会么。若又不会且待驴年。咄。

    真秘诀

    大藏小藏都没交涉。抛却柴片弄巧成拙。欲知个中意。且听我禅舌。噜噜噜。金刚脑后三斤铁。打落天边一团月。噜噜噜。夜来依旧海门东。为君开示真秘诀。真秘诀兮绝比方。寒山也如何说。吽吾家真秘诀。

    为南印宗公知藏和盘托出。聊表共甘淡薄不空过耳。

    示元昭禅子

    我杨岐七代孙松源和尚上堂云。千说万说不如一决。先师一日上堂亦云。千说万说不如一决。其一决者?地一声耳。怪哉余今年登八十五犹不思死之将至。同国之好未尝暂忘。是故殊为浓之昭禅子发挥二老之一决深祈助彼日用之工夫晚年成没量之大器而有光于先祖宗焉。谚曰。有利无利不离行市。斯言实矣。勉之。

    答玄祚知客所问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此语自古或云。忒杀减学者威光。或云。忒煞增学者机用。若作这般见解。非唯埋没自己。却翻屈辱先宗。何则相逢尽是他家孙。颔下眉毛尺二长。何容增减见于其间哉。勉之。

    用粟新戒告别作此当路程

    一粒金山粟。金鸡不自衔。放出探知识。潭北又湘南。行行。交旧如骂我。受一粒粟非由贪。非由贪因底事。事出无可奈何耳。只恁技捂休介怀。从教化人疑幻士。更有亲切一句子。待儿归来揩背时。马驹蹈着野鸭子。变作大雄山下虎。瞎驴一句不充饥。杀气冲天千万古

    临行为净智大师书

    当当常有因故。当当常住法身。然即老衲不可独有去来。你若知之。则真个净智。

    也

    示灵树侍者语。

    制底与质多体同也。若尊重弟子若余愚者。款乃一声天地晓。一叶舟中载大唐

    答高原隆首座

    向上之一路千圣曾不传。临济独用白拈手。赤肉团上起波澜。起波澜兮绝涓滴。无位真人屎橛干。日午推出三更月。大地群生报佛恩。

    示祖訚禅子

    胎息经云。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心珠独朗常照世间。更无微尘许间隔。亦无刹那顷断续。上升道士即受箓。成佛沙弥不破斋。良有以矣。如是所述依义而不依文也。长生偈曰。若欲长生。降伏心莫观他事去来今。但向定中神气合。何忧不致大仙林。

    答大言居士问(小早川)

    华严云。非但口言而得清净。梵网云。口便说空行在有中。是为佛法中之大罪人。以故我祖圆觉大师答杨炫之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由兹言之。不得清净行在有中者自瞒瞒人。终为地狱之查则必矣。老衲每常对人曰。万事虚言者非是证得也。唯仰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诚言耳。是故抛却万事坚守三戒五十余年。足下若复如予抛却万事坚守三戒则得矣。若不能抛却。则万事是实而不忘也。愿直自今日不思量见闻觉知之有主无主。行住坐卧动静施为中唱南无地藏大菩萨。则可谓大丈夫之所作所为。余则非予所知。勉之。

    示妙勇居士语

    六祖大师云。本来无一物。又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若然则不思善不思恶时。岂非妙勇居士本来面目耶。勉之。

    示周雄喝食

    夙缘所追不可思议。汝年五藏称我为师。今将二夏表为吾资。何必如彼蜾羸之祝螟蛤也。当作天瑞之的孙真师子儿。

    含晖夜话

    龙集丙戌秋末之夜话陪禅曰。老拙十三时禀父命剃染。厥后焦心苦思探寻显密禅之要旨。日月如流。岁华虽至八旬有四。竟不能彷拂三宗之藩篱。所以不敢开大口谈禅以当平生。话正到此。奋相识有旁励声曰。莫莫。显密禅是什么滑破盆。无位真人皮肉暖。骨头髓脑是黄金。相逢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予曰。如是如是。于是东方渐明。圆满和尚云。夜来许多好语。足为含晖夜话。请为予书之。答曰。谨闻命矣。但莫举示别人。则个。至扣。

    佛德大通禅师愚中和尚语录卷第一(终)

本站推荐:慧琳音义开元释教录大金色孔雀王咒经大集会正法经三观义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无门关龙舒净土文九华山志金刚经集注

大通禅师语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愚中周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愚中周及并收藏大通禅师语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