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初级佛学教本 > 第十六 僧与六和敬

第十六 僧与六和敬

推荐阅读:孔雀经真言等梵本俱力迦罗龙王仪轨净心诫观法发真钞净土生无生论会集净琉璃净土摽金刚童子持念经金刚经纂要刊定记金刚经感应分类辑要金刚经感应传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初级佛学教本最新章节!

    僧即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然则僧乃团体之号,非指某一人也。后世一人亦称僧,意谓此人乃僧伽中的一分子,如古代虽万二千五百人为军,然而一人亦得称军,于理略同。不过,若照定义言之,称一人为比丘,称多人为僧,乃为合理。

    又僧的另一义为和合,所谓和合者,复有二义:一者理和义,即「证择灭」,谓同证此共同选择的:达于灭度的法则。二者事和义,此有六项:一者,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者,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者,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者,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者,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者,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由此可知:比丘人数在三人以上,又复具足六和敬,方能圆满僧的意义。兹将和合僧所必具的条件,列表于下:

    大智度论 (1) 卷三十四,分僧为声闻与菩萨二种。事实上,佛门行者,已成正觉者,皆名为佛,未成正觉者,皆名为僧,所以一切菩萨声闻,皆在僧伽之数,而菩萨有出家与在家之分,故菩萨僧亦有出家与在家二类也。但是在家僧因混迹尘俗,界限模糊,故是是皈依处。

    【注释】

    (1) 大智度论凡百卷,龙树菩萨造,所以释大般若经者。

    【习题】

    (一) 举出僧的二义。

    (二) 和合的二义是甚么?

    (三) 何谓六和?

    (四) 把和合僧所必具的条件,列成一表。

    (五) 为甚么在家僧不是皈依处?

本站推荐:慧琳音义开元释教录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三观义大集会正法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九华山志龙舒净土文无门关金刚经集注

初级佛学教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方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方伦并收藏初级佛学教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