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推荐阅读:黄帝内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风起龙城吞噬星空正青春周公解梦第九特区重生之御医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大唐法医最新章节!

    米敬眼睛一瞪:“你这还是在指责老朽耽误了二奶奶的救治?好好!走!咱们衙门说理去!顺便把你爹也叫来,我倒要好好问问他,他是怎么教儿子学医的。”伸手就要来拉叶白王。

    “且慢!”庞县尉一摆手,他眼看昏迷不醒的爱妾在叶白王施过针灸之后,竟然醒转,还能说上一句话,这年轻的小郎中显然不是靠嘴皮子的一般江湖郎中,或许真能救回爱妾一条性命,忙上前两步,对叶白王深深一礼:“大夫,请问我芸娘到底得的什么病啊?”

    “二奶奶这病叫‘走黄’,乃是腿上疖疮火毒炽盛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控制毒势,又过早切开引流,造成毒邪扩散,不仅如此,还用了艾灸收口,更增火毒,以至于疖毒走散,毒入血液,毒攻肺腑,危在旦夕!”

    米敬嗤的一声冷笑:“‘走黄?’哪本医书上记载的病症啊?真是危言耸听!”

    余御医也是笑了,“哈哈,简直是信口雌黄啊!”

    叶白王又是一愣,奇怪地上下打量了一下米敬:“你不知道‘走黄’这病?”

    “哼!你信口胡诌的病,谁会知道!”

    中医所称“走黄”,就是现代医学的败血症,是病原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其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感染症状中毒的症状,可分为败血症和脓血症,以败血症为常见,所以一般统称为败血症。这是一种常见病,这钱不收既然号称神医,怎么会这么常见的病都不知道呢?

    叶白王略一凝神,立即明白了,这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而我国古代对败血症的认识最早始于明朝,在此之前的唐朝大夫并没有认识到这种疾病,尽管中医不讲辨病,而正是辨证,辨明病因、症候之后对症下药,但由于不掌握这种病的发病机理,所以,米敬以及眼前的余御医对症下方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起不到决定性的效果。

    叶白王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过去的医科大学毕业生,自幼跟随伯父学习中医,已得伯父中医真传。

    又经过五年正规医科大学学习,此刻他肚子里掌握的,不仅包括了这米神医所在唐朝以前的经典方剂和诊治秘技,更掌握了唐朝大夫们不可能知道的,从唐朝到现代社会这将近一千多年的中医经验,尤其近现代中西医结合的医学知识,所以,论临床辨证论治,叶白王受经验所限可能不如米神医这些名医,但论中医学知识渊博广度,叶白王可比这两位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医生懂得多得多了。

    庞县尉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似乎对这病症颇有研究,顿时有了信心,忙拱手深深一礼:“叶大夫,还请救我芸娘一救!”

    叶白王沉吟不答,二奶奶得的是败血症,这种病属于外科危重疾病,来势急,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一般都在百分之三四十,而数种细菌引起的复数菌性败血症的预后更差,死亡率可达百分之七八十,现在不清楚二奶奶的败血症致病病菌,也无法进行检验,就更难对症下药,尤其是在医疗条件很差的古代,胜算更少,所以犹豫不决。

    庞县尉的母亲紧紧抓住叶白王的手,转身对奶娘哆嗦着叫道:“快……,快抱小少爷……,抱小少爷给大夫磕头!求大夫……,求大夫救他娘!”

    奶妈急忙抱着婴儿过来就要下跪,慌得叶白王忙不迭伸手搀扶:“这可使不得!”

    陈嘉木也对庞母道:“老太太,叶兄心肠可好了,不用这样他也会答应的。”

    庞母耳神不好,陈嘉木声音很大,她倒也听清了,连连点头:“那就好,儿啊,你快请大夫救救芸娘啊!”

    庞县尉拱手对叶白王道:“叶大夫,请你……,不,求你救救我芸娘!救救她!你要多少报酬本官都答应你!”

    叶白王叹了口气:“县尉大人,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我见死不救,实在是二奶奶病情过得太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现在已经病入膏肓,若要抢救,成功率可能很小,很有可能救不回二奶奶的命。而且,米神医一直威胁要到衙门告我,我一个外乡人,可惹不起他这地头蛇啊。”

    米敬气的白胡子直抖:“谁是地头蛇?你可得说清楚了!要不然咱们衙门说理去!”

    庞县尉转头对米敬道:“米神医,刚才你们说的话,我都听到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夫之间相互不服气那是常有之事,点评别的大夫用药之道,那也算不得污人清白,所以,你就不要为难叶大夫了。”

    县尉发话,米敬只得拱手道:“是!”

    庞县尉转头望了一眼床上躺着的两眼发直,呼吸越来越微弱的爱妾,凄然道:“我知道,芸娘的命本就到了没救的境况了,叶大夫,你尽管放心救治,就算治不好,我也绝不会怪罪于你的。若能救活,我一定重重酬谢。”

    “大人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本应该恭敬不如从命的。只是,二奶奶的病的确已经……”

    米敬冷哼道:“光说不练嘴把式!说了那么多漂亮话,这会子又想当缩头乌龟?”

    叶白王斜了他一眼:“米神医,打断别人的话很不礼貌的,你师父当年没教过你吗?”

    米敬背着双手,头一仰,朗声道:“先师当年教导我说,‘医乃仁术’,又道‘医者父母心’,请问尊师没有这样教过你吗?叶郎中,你一个劲在这里耍嘴皮子,能出手救治却眼睁睁看着病人痛苦死去,这等行径,只怕也违反尊师的教诲吧?就算尊师没有这样教导你,却也会良心不安的吧?”

    叶白王好生瞧了他一眼,心想这他这番话倒也没错,他们这时代不会治疗这种病,既然自己知道如何治疗,就该出手救治,不能前怕豺狼后怕虎的考虑别的事情,救人要紧,只要有一份希望,就要付出百分的努力。反正自己也没什么名气,就算治死了,也对名誉没有什么大的损害,大不了换个地方行医就是。

    想到这里,叶白王对庞县尉抱拳道:“既然县尉大人信得过叶某,叶某就斗胆给二奶奶治治。”

    庞县尉大喜,深深一礼道:“多谢叶大夫!”

    刘氏拉着庞母连声道:“娘,叶大夫答应救芸娘了!”

    庞母连连点头道:“好好!赶紧的啊!”

    叶白王道:“我还有一个要求,要救二奶奶,恐怕至少要十天半个月的,所以,希望能将二奶奶送到衙门对面的恒祥客栈里,找间客房住下,我这些天也会住在衙门陈嘉木那,离我住的地方近,我好随时更换用药。”

    “好!一切听从叶大夫安排,请叶大夫尽快施救吧!”

    叶白王心里盘算,现在没办法检测二奶奶败血症是什么病菌引起,无法对症下药,只能把所有具有抗菌消炎的中药一起投入,大剂量下药,赌赌运气了,好在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药大多是广谱抗菌的,虽然疗效远远比不上合成的西药抗菌效果,又缺乏静脉给药的药物和输液器材,只能口服,效果更是大打折扣,却也聊胜于无。不过当下必须先抗休克,把人的命先保住了,然后才能用药。

    他暗自一咬牙,取过自己的药箱,取出几枚三棱金针,掀开被子,在芸娘少商、中冲、曲池、委中等穴刺入,宣泄血毒。

    血毒泻出,芸娘急促的喘息稍稍平缓一些了。

    叶白王道:“府上最好可有极品高丽参?”

    庞县尉摇摇头:“有红参,行吗?”

    “也行,取三钱红参,加北芪十二钱,糯稻根七钱,煅牡蛎十钱,炖两刻钟端来给二奶奶呷服,要快!吊命用的!”

    在庞母连声催促中,一个丫鬟急匆匆跑去准备。

    叶白王取过纸笔,歪歪扭扭写了一个方子:“照方抓药,马上煎熬。”

    米敬很是好奇,伸手要来取,叶白王把单子收回,淡淡一笑:“米神医,这药方是不传之秘,你要借阅,恐怕不方便吧。”将方子递给了陈嘉木。

    米敬很是尴尬,古代医术大部分都是家传,一些郎中就是靠某个治疗某种疾病的神奇药方而成为一代名医,这样的方子是不外传的。

    古代医书很多药方都是收集而来,这些收集的药方都已经广为人知不足珍藏了的,真正的秘方,是不会那么大方地告诉别人的。

    例如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走遍天下,到处收集秘方,很多秘方都是他帮别人治病换来的,但他也是一直到他临终前才将该书交付刊印,死后由他儿子刊出,这当然主要是因为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其中恐怕也有珍藏秘方舍不得拿出来的原因。如果叶白王能治愈这米敬跟余御医都束手无策的病人,那这药方可就成了宝贝了。

    陈嘉木,答应了一声接了过来转身就要跑。

    这时候有奴仆赶紧牵来一匹快马,陈嘉木飞身上马,对叶白王道:“放心!这药方我绝对替你保管好,拣完药我就收回来还给你。”说罢跑出了院子,纵马飞驰而去。

    叶白王又煞有介事神秘兮兮地对庞县尉道:“还需要一味药引子。这药引子有些麻烦。”

    庞县尉忙道:“需要什么药引子?就是天上星星,我也想法摘下来!”

    “到不用那么费事,二奶奶这病是火毒攻心,必须败火,所以,这药引子嘛,就是经过三个冬天霜雪冰冻过小松树苗的嫩枝,用冰凉的井水浸泡三炷香后,用浸泡过的井水少许作药引子,合药一起服下,用剩下的给奶奶擦拭全身。”

    “三个冬天冰霜的嫩松枝?”

    “是,不能多不能少,只能三个冬天的!合上中下三焦之意,否则就不灵了。”

    古人非常讲究药引子的功效,这带有一种巫医的味道在里面,尤其是疑难杂症,药引子就更是稀奇古怪,所以庞县尉听了连连点点头,忙家仆通知县衙的捕快、衙役们一起帮着到城外寻找三年前生长起来的嫩松树。一定要有确切证据证明的确是经过三个冬天霜雪的松树才行。

    接着,叶白王重新对二奶奶大腿上的疔疮进行了消炎处理,包扎好后,煎熬的极品红参汤端来了。

    可是,二奶奶牙关紧咬,已经不能自己喝药了。只好强灌,古代有专门应付这种情况的灌药工具。而叶白王的药箱里就有这种灌药器。

    将红参汤倒入灌壶中,撬开牙关,将长长的壶嘴伸入直到喉咙处,慢慢往里灌。

    这一大碗老山参汤灌进去,二奶奶虽然依旧人事不知,但呼吸又平稳了一些,脸色也稍好看了。

    叶白王搭脉之后,发现二奶奶病情稍稍脱离险境,这才微微放心。

    随即,一大伙人簇拥着一辆牛车运送二奶奶芸娘前往恒祥客栈。

    到了恒祥客栈,众人小心地将二奶奶搬运到了楼上上房里,这时,外出寻找药引子的捕快们也大汗淋漓地骑着快马赶回来了,带来了一束小松枝,说是城外飞灵寺取来的,是飞灵寺的和尚们三年在寺庙院子里亲自栽种的,全寺和尚都可以作证。

    叶白王亲自摘下将这小松树的嫩枝尖,早有丫鬟提来了一大木桶的清凉井水,倒在一个铜盆里,将嫩树枝放进井水里,前面摆了个香案,插上三炷香。

    三炷香染完了,丫鬟们也将汤药熬好了,送到了楼上。

    叶白王将放了松枝药引子的井水到了一点在药里,等汤药稍凉之后,亲自用灌壶将药汤灌进了二奶奶芸娘的肚子里。

    这道药是关键,有没有效果,全看这道药了。

    喂了汤药,芸娘闭上了眼睛,胸脯不停起伏,呼吸短促,依旧全身滚烫,众人都心焦不已。

    叶白王不想在这苦等,对陈嘉木道:“我们先回去吧,让二奶奶休息一下。”

    然后叶白王又对着庞县尉道:“大人,二奶奶有什么情况,随时派人来报告给我,我先前开的那剂药是一天的剂量服用的,白天四次,晚上两次,每次都是一大碗。定时灌药。”

本站推荐:三国演义第九特区铁血强国无限武侠新世界快穿:男神,有点燃!水浒传无耻术士尸女娘子快穿之女帝嫁到重生柯南当侦探

大唐法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梦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梦浪并收藏大唐法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