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大唐演义 > 第二回故伎重演天下改忍辱负重凤凰落(中)

第二回故伎重演天下改忍辱负重凤凰落(中)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大唐演义最新章节!

    皇帝李渊独自一个人来到了书房,他坐在椅子上。左思右想尹张二妃刚才说的话。是啊,他李渊就是为自己考虑了,在他的心里这个太子之位早就是二公子李世民的了。可他犹豫再三。还是让李建成当上了太子。

    自己是有些对不起李世民,毕竟这一切绝大部分都是李世民的功劳,而且现在李世民还在外面征战厮杀呢?为平定天下所做的一切李渊这个做父亲的能不知晓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的很。可这个太子之位还是不能给李世民。这样的话大唐的江山肯定是稳固了,可他会被架空。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怎么也的维护一下父亲仅有的尊严和面子。李建成虽不比李世民,但绝对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思前想后还是便宜一下李建成吧,更何况这样的选择合情合理,顺天顺民。长幼之分还是要遵守的。

    夜深了,贴身的太监走了过来。

    “陛下,请您回宫!”贴身太监低眉顺首的说道。

    李渊没有说话转身走了,方向却不是张妃尹妃的寝宫,而是萧妃的别宫。因为只有在这里李渊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萧妃总是通情达理,总能说到李渊的心里去。

    秦王李世民在房间里踱着步,他在担心什么。突然他停下了脚步。

    “实话告诉你吧,这天下自古都是能者居之,我早就想把这大唐的天下据为己有了,就是不能这么做,我总不能背信弃义,像杨广那样背上一世的骂名吧?后人会怎么说我?”李世民不无担心的说道。李世民不愧是李世民,主就是主,绝不是臣能琢磨透的。

    “大王,这还不好办吗?只要你做了大唐的皇帝还不易如反掌么?叫几个能写的史官动动笔杆子就万事大吉了。”房玄龄建议道。

    说起这个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县人。父亲房彦谦,出仕隋朝,历任司隶刺史。玄龄幼时机警敏捷,贯通经籍,善于写作文章,书法兼通草隶。开皇年间,天下统一,人人都认为隋朝将会长治久安,玄龄暗自告知其父说:“皇上本无功德,仅以周室近亲,妄自诛杀大臣,攘夺神器而据有,又不为子孙建立长久之计,混淆嫡庶之位,竞崇奢侈之俗,相互倾陷,最终必会内部自相诛灭。如今天下虽然太平,但其灭亡可翘足而待啊!”彦谦大惊说:“不要胡说!”十八岁时,应举于进士科。

    授职羽骑尉,校雠秘书省。吏部侍郎高孝基号为知人,谓裴矩说:“我观察过的人可谓多矣,没见过如此郎的,今后必成国之伟器,只恨不能早见其耸立云霄啊!”后来补任隰城县尉。汉王杨谅造反,玄龄受牵连坐罪,被谪徙于上郡。见中原将乱,慨然而有忧天下之志向。其后父亲卧病,历时十旬,玄龄衣不解带尽心服侍;去世后,酌饮不入口达五天之久。

    等到时任敦煌公的李世民率兵巡行渭北,玄龄杖策拜见于军门,李世民一见如故,署任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敦煌公封为秦王后,随即授玄龄职为王府记室,封为临淄侯。每逢征伐无不随行同往,众人争先收取珍怪之物,玄龄却先收罗人物致之幕府,并与诸将暗相深结,人人都尽死效力。秦王曾说“:汉光武帝自得邓禹之后,门人更加相亲相近,自从我有了玄龄,就像光武有了邓禹一样。”居于王府出入十年,下达军符府檄,有时驻马立成,文字简约道理详尽,并不需要先打草稿。因此皇帝李渊这样赞道,“这人深识机宜,应当委以重任。每次为我儿陈述事情,千里之外如同对面讲话一样。”

    “你说的那是小伎俩,世人一眼就会识破的。我告诉你之所以现在我一忍再忍,就是要装出一个被迫的样子。那样的话我就能名正言顺了,我一方面忍气吞声,乞怜求饶,一方面又在众人面前施加压力。这是韬光养晦的壮举啊。还没到我反击的时候呢。只有把这个样子装到极致才行。你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想当初杨广也那样做过,还是让世人谩骂唾弃么?自古都是这样,我可不想重蹈他的覆辙啊。你要知道皇宫里到处充满着杀气。每一次的政权的更替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更何况不单单是太子和齐王不容我,就连父皇都不容我。你们知道么?就是现在我都能取代父皇,可我那跟杨广无异了,本王要做到藏而不漏。要让世人睁大眼睛看我多么委屈多么无奈。所以他们越是不容我,我就想方设法的保全自己。等待时机。表面看来太子和齐王是一伙的,其实你们错了,齐王也有野心,他想让太子和本王鹬蚌相争,他准备坐收渔翁之利。所以我决不能上当。你们放心,本王有胜算的把握!你们还记的三国的司马懿么?”李世民忽然问道。

    “当然知道!”杜如晦说道。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祖父杜果,在北周、隋朝之际有名望。杜如晦年轻时才能出众、性格豪爽,喜欢读书,以风流儒雅自诩,有临难不苟的气节,能当机立断。隋朝大业年间,参加吏部量才授官的考核,侍郎高孝基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说:“您当有国家栋梁的才能,望保持美德。”委任他为滏阳尉,后弃官而去。

    等到李渊平定京城后,秦王李世民选拔杜如晦为王府兵曹参军,后改任陕州总管府长史。此时幕府的众多僚属调出迁升,秦王为此忧虑。房玄龄说:“调离的人虽多,并不足惜,如晦才是辅佐君王之才。大王若始终掌管藩镇,尚无关系;若要治理天下,舍弃如晦没有共建功业的人。”秦王警悟地说:“不是先生指明,我几乎失去他!”于是奏请朝廷将杜如晦留在幕府。杜随秦王征战,常常参与军事机密。当时政多变故,杜如晦裁决处理事情毫无滞留,同僚一致公认他的才干,无人见出他才能的限度。提升他为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为建平县男,兼文学馆学士。天策府建立后,他任郎中。

    “司马懿这个人我最佩服,隐忍了那么多年,最后终于得到了天下。还记的当年曹操跟他说的一句话么?”李世民问道。

    “什么话?”两人一同问道。

    “我记得没错的话,当年曹操对司马懿说,你知道脚为什么那么白么?司马懿装作糊涂说不知道。曹操笑着说,因为它老藏着。最后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的时候也这样说了。古人尚且如此,我怎么能示弱呢?忍一时容易,忍一世困难,为了把恶名加到他们身上,我可以隐忍一世!”李世民义正言辞的说道,看来他下了最大的决心了。

    “臣佩服。佩服至极!”房玄龄杜如晦说道。

    “他们我早晚都会收拾,但不是这个时候,换句话说没有到火候!”李世民仰天大笑起来。

    且说李密先是投奔平原郡的变民首领郝孝德,后又转投齐郡变民首领王薄,又为了糊口度日还当了一段日子的教书先生。最后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翟让的面前。

    说起这个翟让也和李密的命运差不多,想当初也是吃官饭的。他做的是东郡法曹。可是好景不长,很快就被陷害了。几乎在通往黄泉的路上被人生生的拉了回来,这个想当初从阎王殿里把翟让拉了回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唤作黄君汉的,眼看事已至此再无翻盘之力的关键时候,这个黄君汉竟然用他手里的钥匙私自放走了翟让。可见翟让的人格魅力还是十分巨大的。黄君汉正是欣赏崇拜翟让的品行和为人,就是相当于现在的粉丝,翟让就是黄君汉心目中的明星。

    而这个舍身救他的人却惨遭屠戮。后来翟让就逃到了一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妙处。这个地方叫做瓦岗寨。从此这个地名便和天下大势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这自然是后话。

    当时翟让手下有两员大将,他们分别是单雄信,徐世绩。李密也终于找到了安身立命的靠山,也就是他说的可以乘凉的那棵大树。一路做下来可以说的上是如鱼得水龙入海虎归山。可是李密越来越发现,这个翟让很明显略逊他一筹。于是李密开始计划着有一天能坐上瓦岗寨的第一把交椅,所以说人是有贪欲的,而且是渐次增长的。李密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么?

    起初,李密投到瓦岗寨的时候,翟让不是十分的看好他,可是在接下来的几次行动当中让翟让对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一回。看来李密这小子果然有俩下子,刚好可以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这个李密的身上确实有他不具备的东西。换句话说李密这个人的鬼点子很多。是一个干军师的好料,于是翟让更加倚重甚至依赖李密。可与此同时李密的心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倒是觉得自己远胜翟让,渐渐就萌生了却而代之的野心。人的私欲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些日子下来,李密的野心愈加膨胀起来,可他又心知肚明想要彻底的扳倒翟让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决非一日之功。这俗话说的好,冰冻非一日之寒,于是李密就开始从细微之处入手,渐渐的强化他的个人形象,相反的丑化翟让。除了这些以外,李密还善于运用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对于当初皇宫里流传的民谣早有耳闻,不过在皇帝跟前当差的时候从来都没有那么想过,就算有朝一日能推翻杨家天下的人果然姓李,可绝不是他李密。可今天和往日大不同了。他如今正是站在杨家的对立面上了,而他要面对的自然是顺应名义推翻当今的王朝。这一刻这个民谣里的李姓他就可以分一杯羹了。至少他也有这个希望。于是他就故意在人前大肆宣传这首民谣。果不其然瓦岗寨上上下下的人越来越相信这个李密就是真命天子了。翟让直到这个时候才感到十分的后悔,后悔当初没有一个李姓的祖宗。再或者是杀死那个民谣的作者也未可知。总之他渐渐的感觉到了危机感四伏。莫非这个李密就是来瓦岗寨取代他的么?为这翟让成宿成宿睡不着觉。究竟是拱手让出还是赶走李密或是杀死他呢,现在对于他来说杀死李密仿佛碾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可真要任其发展下去,恐怕到那个时候这个李密就再也无法掌控了。他该怎么办呢?

    萧氏说啥要拜见似玉公主。似玉公主根本不想见她,没办法只能装病。似玉公主听说母亲病重了,于是就赶去皇宫里看望。

    “你终于来了。还生我的气呢?”萧氏问道。

    “我不想提这个事,你的病怎么样了?太医怎么说?”似玉公主很着急的说道。

    “似玉,我知道你恨我,我背叛了你父皇,可你真是误会我了。”萧氏想了想说道。

    “误会,这怎么能误会呢?你现在是李渊的萧妃。你还有何话可说?”似玉公主生气的说道。

    “我是为了救杨家的子孙啊,如果我当初不答应的话,李渊那个老贼就要斩草除根。杀了杨侑的。”萧氏激动的说道。

    “你说什么?杨侑还活着,在哪?我怎们听说所有的杨家都被问斩了呢,这到底是咋回事啊?”如意公主半信半疑的说道。

    “似玉,我今天没病,就是想见你一面。告诉你这个秘密。杨侑还活着,不过不在京城了,还改姓了武姓。但我们杨家还会卷土重来的,你要相信我。”萧氏坚定的说道。然后从床榻上一跃而起。

    “你说的都是真的么?你不会骗我吧!”似玉公主试探的问道。

    “我不会骗你的,我说的句句属实。但你可千万保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的复仇计划也会前功尽弃的。”萧氏叮嘱道。

    “我可不可以见见杨侑。我想见他!”似玉公主还是放心不下这个侄子。

    “不可以,等以后时机成熟了,你自然会见到。你回去后就当什么没有发生过,一切照常。切记千万可别露出蛛丝马迹。李世民是何等聪明之人。我实话告诉你,李世民绝不是等闲之辈,或许他才是大唐的圣主。记住了,我说的这些话!”萧氏心疼的看着女儿。

    “知道了。”似玉公主答应道。

    “记住了,李家是咱们的不共戴天的仇人!”萧氏恶狠狠的说道。

    “可我是李家的儿媳妇,我爱李世民!”似玉公主嗫喏着说道。想当初这个似玉公主和李世民情投意合互诉情愫。正好迎合了李渊的心思,可当时迫于情势举棋不定,当时大隋江山还没有确定新的主人,李渊生怕会就此站错了队。直到后来杨广摇身一变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李渊才满心欢心的做成了这门亲事。李渊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要掩人耳目,借以打消杨广对他的怀疑。看来李渊是出类拔萃的变色龙,善于掩饰是他的强项。这样一来杨广果然放心了,而且放了一百二十个心。自此杨李再也不分家了。李家也就能安安稳稳的存活下去了。这和当年的杨坚有一拼,当年杨坚就是厚颜无耻的抢夺了外甥的江山,而同样几十年后他的女婿竟然抢了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这就是世道轮回因果报应也未可知。似玉公主虽然十分矛盾纠结,一方面是爱着这个男人,同时也仇恨这个男人。她该怎么办呢?最后还是母亲萧氏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他们抢夺杨家的天下的时候,想过你是他们李家的儿媳妇了么?这就是你口口声声说爱的那个男人么?在我的心中只有仇恨,我真想亲手杀了李渊那个老贼。可是那样会坏了我的复仇大计的。”这时萧氏两眼露出了可怕的凶光。

    “好了,我会听母后的!你放心吧!”似玉公主最后说道。顺势依偎在母亲萧氏的怀里。萧氏的脸上闪现出十分得意的表情来。

本站推荐:军婚毒爱庆余年周天子重生之侯府嫡女资治通鉴纲目[文白对照]黄四娘家花满蹊超级兵王三国好孩子万古最强驸马甲申三百年祭

大唐演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凌源无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凌源无名并收藏大唐演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