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大唐演义 > 第二回功不可没三郎起效仿历史太上皇上

第二回功不可没三郎起效仿历史太上皇上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大唐演义最新章节!

    且说那个姓武的本家为什么要武凤凰送给他们,这里面的原因恐怕只有那个女人知道。当然了对于武士矆也是无法拒绝的,毕竟是一个美意。另外这些人也确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或许只是为了谋生也是有这个可能的。因为那些土匪抢去了他们所有的财物。这也是最要命的。这个女人也是完全出于一种自保。因为这样的新生的婴儿是无法适应现在的窘况的。当然了正如这个女人所说只是把孩子寄养在这个恩人家里。等到孩子大的时候也有可能相认的。但对于武士矆来说就完全不同了,他是一个走南闯北的人。这些年他频繁调动工作也够他闹心了。所以说若干年以后恐怕再也无法相见也未可知。但武士矆还是痛快的答应这个女人的要求,毕竟君子还是要成人之美的。就这样武凤凰就成为了武士矆的二女儿。虽然从年龄上来说只和武顺相差了几个月,但还是排行第二。在这之后夫人杨氏又为武士矆添了一个女儿,武士矆给这个最小的女儿起了一个名字,也就是武平。这就是武士矆的三个女儿。说起这三个女儿,顶数二女儿武吉最聪明,当然了也是最漂亮的。这倒不是说其他的就一无是处,只是相比较而言,武吉是三姐妹当中的佼佼者。自然深的武士矆的喜欢。也就是说武顺和武吉是同岁,但不是同月。所以武吉就要管武顺叫上一声姐姐。最小的武平刚好在武吉六岁的时候生的,也就是袁天罡给他们武家相面的第二年。这么说武平比李治小一岁,而武吉和武顺要比李治大五岁。

    太子李承乾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恐惧。生怕前朝的悲剧重演。于是有些按耐不住了。与其这样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但他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皇帝李世民这个人绝非普通的人物,其实在李世民的心里早就打起了如意算盘,对付几个孩子还不容易吗?因为此时在太子李承乾的身边就安插了一个人,这就是东宫侍卫,这个人叫武安,说起这个武安是皇帝李世民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他对皇帝李世民绝对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本来他在皇帝李世民的身边当的好好的,可有一天皇帝李世民却让他去太子东宫那边,而且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衔。这也是吸引他的地方。皇帝李世民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很明显就是在太子东宫里安插一个眼线。这样一来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太子东宫的动向,而太子李承乾却完全蒙在了鼓里。他还以为皇帝李世民对他十分重视呢。因为这是李承乾刚刚当上大唐的太子不久的事情。所以李承乾并没有多想。更何况在这个时候在他的身边增加了人手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现在她的身份跟以前完全不同了。他是未来大唐的皇上,现在的储君。而且这是皇帝李世民的心意,太子李承乾根本无法拒绝。

    就这样武安来到了太子东宫,目前就职的是东宫侍卫长。也就是东宫武装力量的最高首领。是一个负责上传下达的差事。当然了也是一人之下百人之下的肥差。可以这么说武安在太子李承乾的面前说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太子李承乾对这个人也相当重视。甚至已经把这个人当成了心腹重臣。可他哪里知道在这个武安的身上还隐藏着另外的一个身份。那就是皇帝李世民的眼线。

    就这样太子东宫里的一切都尽收皇帝李世民的眼底。

    也就是说太子东宫的任何动向都牢牢的掌握在皇帝李世民的手里。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皇帝李世民谁都不相信,哪怕就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这样说的确有点玄乎。但这就是原原本本的李世民。对于太子李承乾他是不能相信的,因为这个儿子的身上总有股不安分的劲。尤其在看到皇帝李世民夸赞李泰的时候,太子李承乾虽然说嘴上并没有说什么,但他的眼神已经完全暴露了自己,看来这是一个心胸比较狭隘的人物。这还了得,这样的人根本容不下自己的骨肉同胞的,就算是皇帝李世民这个做父亲的都恐怕也难相容的。这也是他最担心的地方。与李泰比起来太子李承乾相距甚远。李泰这个儿子虽然有点嚣张跋扈恃才傲物,但胸襟还是比较开阔的。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他的面前,竟然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这是皇帝李世民亲眼所见的。有一次他当着众人的面大加赞赏了李恪。这个李泰不仅没有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反而也对李恪的行为十分称道,而且还当着众人的面发誓一定要向这个弟弟学习。这让皇帝李世民看到了不一样的李泰。看来是他有些太过急于求成了。其实皇帝李世民有时也弄不明白,到底是按资排辈还是能者上愚者下。他自己是有亲身感受的,不是年长的就一定是优秀的。而且李泰排行第二。这也正是当年皇帝李世民的位置。所以他分外对这个李泰感兴趣。

    皇帝李世民一直在做着各种可能的设想,如果哪一天真的把大唐的江山交给太子李承乾的话,恐怕从前的悲剧还会重演。他可不想看到兄弟手足之间的相互残杀。虽然他就是那样做的,此一时彼一时。毕竟他是几个儿子的父亲。任何父亲都不希望看到那一幕的,正如当年的皇帝李渊。

    皇帝李世民忽然想到了袁天罡的那番话,太子李承乾不是未来的大唐之主。那会是谁呢?如果按着他的说法,这个未来的大唐之主一定是长孙皇后所生的。看来一定是李泰无疑了,毕竟现在的李治还很小。就目前的条件来说只有这个李泰才敢跟太子李承乾较量一番。而且据他观察现在的上风明显在李泰这边。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太子李承乾都要略逊一筹的。就像三国曹操的几个儿子一样。曹丕论文采比不上曹植,论武功比不上曹彰。论综合素质比不上曹冲。但这个曹丕最后还是做了大魏的皇帝,究竟是为什么呢?看来在这个人的身上也有其他人无法比拟的。那就是曹丕是一个懂得权谋之术的人。这一点完全继承了曹操的优秀基因。而且是曹操最大的优点。可眼下的太子李承乾是不是也像曹丕一样成为最后的赢家呢?皇帝李世民无法给出答案。因为他觉得太子李承乾的身上总是少了一些什么。准确的说是一种王霸之气。这也正是皇帝李世民最看重的东西。可李泰的身上就有这种特质。当然了皇帝李世民的身上也有。

    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是有缺点和不足的。自然皇帝李世民也不例外。而他不能对这些儿子求全责备。

    有一件事情让太子李承乾简直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那就是“宠冠诸王”。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各自的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为皇帝李世民偏爱,特许留在皇宫里。后又因为李泰好士爱文学,特令在他的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因为宠禄过骄,屡次遭到大臣们进谏阻扰。这是最可怕的,很明显是要超过他这个太子的。另外皇帝李世民还给了一个特别的封号,魏王。看来皇帝李世民非常重视这个弟弟啊。太子李承乾心里十分的不舒服。这还了得,毕竟现在他距离大唐的皇位还有一段路程,也可以这么说这个时候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难道他就这样坐以待毙么?想到这里太子李承乾一咬牙一跺脚下了一个巨大的决心。他要铤而走险一次。俗话说的好不成功便成仁。这个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这日,萧妃在孔雀楼里喝茶赏花。看起来心情一片大好。正在这时太监安己匆匆的跑了进来,走到近前深施一礼。然后从怀里逃出了一封密信,说其为密信,主要是因为这封信装在一个密封的纸袋里。究竟什么人给她写的一封信呢?萧妃的心里还是有了一丝的不安。急忙接过这封信打开看了起来。这个时候她的脸色有了明显的变化。

    “你们都退下吧。”萧妃朝旁边的下人摆了摆手说道。

    太监安己也准备离开,正在这时萧妃突然抬起了头。

    “且慢,究竟是什么人送过来的。如实说来。”萧妃十分吃惊的说道。

    “这个人一直蒙着脸,根本无法看到他的长相,但好像似曾相识。奴才就知道这些了。”太监安己说道。

    萧妃略微点了点头。

    “好,本宫知道了,你下去吧。”萧妃说道。太监安己知趣的赶紧离开了。这个时候亭子里只剩下萧妃一个人了。她又重新打开了这封信。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

    “怎么会这样呢?真是该死。还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萧妃自言自语的说道。

    是夜,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整个长安城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水灾。大街上变成了汪洋大海。没办法官府出动了大量的军力。帮助老百姓抗洪前线。这个时候是皇宫里势力最空虚的时候。有一个人看到了这个良机。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本站推荐:军婚毒爱庆余年周天子重生之侯府嫡女资治通鉴纲目[文白对照]黄四娘家花满蹊超级兵王三国好孩子万古最强驸马甲申三百年祭

大唐演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凌源无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凌源无名并收藏大唐演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