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楞严经要解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要解卷第十四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要解卷第十四

推荐阅读:孔雀经真言等梵本俱力迦罗龙王仪轨净心诫观法发真钞净土生无生论会集净琉璃净土摽金刚童子持念经金刚经纂要刊定记金刚经感应分类辑要金刚经感应传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楞严经要解最新章节!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温陵开元莲寺比丘戒环解

    △三结功。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微尘国。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冤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火水难。饥渴贫穷。应念消散。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啰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

    所谓咒心者。即大白伞盖。广大无染。周覆法界。如来藏心秘密法门也。惟其广大周覆为如来藏故。持之因之。即能出生诸佛。成无上觉。降魔应化。拔济群苦。及余功德。经恒沙劫说不能尽也。地狱饿鬼等。略举八难之四。怨憎爱别等。略举八苦之四也。灌顶经。大横有九。小横无数。摄受亲因。即摄诸有缘也。

    亦说此咒名如来顶。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上显如来境界。此明亦摄渐修。

    △四劝持三。一总劝。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二显益二。一标。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二释。

    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龙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着。心得正受。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频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即所谓救护世间得大无畏也。以诵咒利彼故。诸恶鬼王。皆领深恩。金银入药。或能发毒。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所谓成就众生出世间智也。华严百二十大数初云。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对此方百千万亿兆京垓。则洛叉为一亿。俱胝为兆。那由他即垓也。精心阴速者。妙心阴潜速疾资发也。

    △三广显十。一不堕恶趣。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叱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一劫言修行之始。后身言修行之成。

    △二获功德聚。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薰修。永无分散。

    不作有为之业。自获无漏之福。华严百二十大数。阿僧祇当一百三。不可说不可说当一百十九。恶叉果名。生必同聚。

    △三众行成就。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以摩登得果。推之不诬。然持之须得其人也。故前言一不清净不得成就。后言如法持戒必得心通。行人审之。勿徒希觊也。

    △四灭轻重罪。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消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设着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未受。谓未持咒时饮啖等。皆言往事也。比丘四弃即前四重。犯当屏弃。不得共住。比丘尼八弃。加触八覆随。

    △五消除宿障。

    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消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六所求随愿。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长命者。即得长命。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土国。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杂形鬼畜等类也。

    △七能安家国。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养。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灾厄。悉皆消灭。

    支提云可供养处。即净刹通称也。脱阇云幢。

    △八岁丰民乐。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杻械枷锁不着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

    △九灾变不作。

    阿难。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有此咒地。悉皆消灭。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永不能入。

    天反时。物逆理。皆所以为灾。而反之逆之。职由乎人天与物应之而已。所谓灾变恶星。则应人之灾恶者也。八万四千。应众生烦恼业也。二十八则四方之纪。八则五行之经。及罗计孛也。顺则福应。逆则灾应。所谓惠迪吉从逆凶也。能生灾异者。亦应其逆而已。如彗孛飞流为应同分非星之为也。今以咒力叶乎百顺故。恶变悉灭。于天灾祥不入其境。祥吉凶先见也。

    △十结告行人。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净僧。于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言戒洁心诚决能感致也。心通谓障消智明。如金刚藏速发之事。

    △三众愿护持六。一金刚众。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

    △二天王众。

    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

    唐宣律师行道跌足事符此说。

    △三鬼帅众。

    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

    △四天神众。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

    △五地祇众。

    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风师行风。风王主风。此与无色天。继地祇举者。前举释梵。方及二天。后举地水。未尽风火。故终举风神以该四大。举无色以该三界也。

    △六菩萨众。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地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欲色界中一天。名大自在。即魔王天也。二修道分竟。

    △三证果分。由前密因了义而修。可以高证佛果也。阿难于此独问修证地位。世尊答文首叙十二类生。而后明五十七位者。意使一切众生。依此法门。从凡入圣。重重研极。至尽妙觉。成无上道而后已也。文二。初阿难请问。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地。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圣位极果曰涅槃。初因曰干慧。自干慧入信住行向及四加行。为四十四心。即信解行位。目曰修行。复进十地。名入地中。是为初证。至十一地。名为等觉。犹是分证。及到涅槃。名为妙觉。乃极证也。凝视曰瞪。冥心则瞢。

    △二佛慈开示二。初赞。许。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地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刳除杂想。虚心受教也。

    △二广陈五。初本无修证。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

    △二因妄有修。

    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生灭真妄菩提涅槃。皆所谓诸名相也。妙性之中。本来圆离。由迷妄相因故。有修有证。于是转不觉而依菩提。转生死而依涅槃。名二转依号。

    △三令识妄因二。一略举。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前明三种相续。此明二颠倒因。乃开合言之。下云熏以成业。即摄业果。但前明生起之相。此明修断之要。义同意别也。修三摩地。能识倒因。乃能断治。倒妄不生。则复正性。故曰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二详明三。一总叙倒因。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性明心。指真如体也。性明圆。言不守自性也。由其不守自性故。因妄明而发妄性。因妄性而生妄见。于是。从无相真。成有相妄。故曰从毕竟无成究竟有。然此能有所有。能住所住。悉皆非因所因。悉皆了无根本。文互见也。本此无住。建立世界众生。则知二者无因无本。全即倒妄而已。

    △二派成二倒二。一众生颠倒。

    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

    迷真起妄。众相竞生。故名众生。此明起妄之本。下明竞生之相。

    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因迷本性故。欲复真然希欲心生。自已失真故。曰欲真已非真真如性也。以非真而求复于真。则宛转成妄。故曰宛成非相。遂使生住心法百非竞发展转熏感。故众相竞生焉。无而忽有曰生。生而暂停曰住。缘虑相续曰心。染净差别曰法。众生颠倒。由是发生也。

    △二世界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

    牒前此有所有非因所因等义以明也。有所有故有分段。有分段故有方位。界为方位故。因此界立也。无所因则无所住。无所住则常迁流。世为迁流故。因此世成也。三世四方宛转十二。故涉乎其间者。悉从其变此世界颠倒之由也。

    △三广明化理二。一原十二变。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万物皆从流动生形。动则有声。形即色也。故曰因动有声因声有色。香味触法。皆相因而具焉。由此六境。发起六情。名六乱妄想。正为惑业之本。故名业性。十二类生因此轮转也。世间声香味触。牒上六乱妄想之类也。谓其区分既各十二。穷变亦各十二。故六乱妄形。自无明缘行而变以至老死。终而复始。故曰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二辩十二类三。一总标。

    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轮转颠倒相。即六乱妄想等也。

    △二别明十二。一卵生。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卵惟想生。虚妄即想也。想体轻举。名动颠倒。卵以气交。名和合气成。想多升沉。名飞沉乱想。故感鱼鸟飞沉之类也。十二类各八万四千者。各由八万烦恼感变也。羯逻蓝云凝滑。入胎初位。胎卵未分之相也。

    △二胎生。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胎因情有杂染即情也。情生于爱。名欲颠倒。胎以精交。名合和滋成。情有偏正。名横竖乱想。故感人畜横竖之类。遏蒲昙云泡。即胎卵渐分之相也。虚妄杂染执着留碍等。有情皆具。但随偏重者感类耳。羯南等胎卵皆具。而次第言者。前能具后。后不具前。

    △三湿生。

    由因世界执着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湿以合感。执着即合也。合由爱滞。触境趋附。名趣颠倒。湿以阳生。名和合暖成。所趣无定名翻覆乱想。故感蠢蠕翻覆之类也。蔽尸云软肉。湿生初相也。十生皆本于淫欲。起于情想。以迷情愈妄故。化理愈乖。以至荡为空散顽为木石。妄末虽殊。妄本一也。

    △四化生。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化以离应变易即离也。离此托彼。名假颠倒。触类而变。名和合触成。转故趣新。名新故乱想。故感报亦尔蜕脱故趣新也。如虫为蝶。则转行为飞。如雀为蛤。则蜕飞为潜。凡以不同形而相禅皆转蜕也。羯南云硬肉。蜕即成体无软相也。自下皆称羯南者。诸类通称。止此若第五钵罗奢佉曰成形。则各随貌状。非通称也。

    △五有色。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真性融湛。本非留碍。亦非光耀。由迷滞故成留碍轮回。障失融湛。妄合明着。粘湛发光。以成精耀。休为三光。咎为孛彗。一切精明神物皆精耀也。其想已结成精耀故。但有色而已。涅槃云。八十神皆因留碍想元成其精耀。此虽至精至神。亦未离乎乘彼轮转颠倒想也。

    △六无色。

    由因世界消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消沉。其类充塞。

    厌有着空。灭身归无。名销散轮回。迷漏无闻。名惑颠倒。厌有归无。则依晦昧空故。和合暗成。而名阴隐乱想。即无色界外道类也。此有想无色。而不无业体。故亦称羯南。又有惑业昏重。形色消磨。体合空昧。识附阴隐。亦空散消沉类也。

    △七有想。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虚妄失真。邪着影像。无所托阴。从忆想生。于罔象中。潜结貌状。其神不明而幽为鬼。精不全而散为灵。无有实色。但有想相。

    △八无想。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不了谛理。固守愚惑。愚钝之极。则痴顽无知。精神化为土木金石。无复情想。即枯槁也。如劫毗罗之石燕昭墓之木郑人缓之璧。皆精神之化也。

    △九非有色。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水母之类。以水沫为体。以虾为目。本非有色。待物成色。不能自用。待物有用。迷失天真。绵着浮伪。彼此异质。染缘相合。故曰因依。

    △十非无色。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邪业相引。使性情颠倒。而乘咒托识。不由生理。妄随呼召。即世间邪术咒诅精魅厌物。因而有生者。不由生理。则本自无色。既感成质。非无色也。

    △十一非有想。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二妄相合。性情罔昧。异质相成。生理回互。如彼蒲卢。本为桑虫。非有蜂想而成蜂想。

    △十二非无想。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怨害相酬。伤杀相反。生理怪诞。弃绝伦义。故感土枭之类。因土块毒果成形。非无鸟想。而本无想。

    △三结。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迷陷情欲。积妄发生。随妄轮转。非正修行。莫能免脱。故次示除妄修证之法。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要解卷第十四

    音切

    桦

    (胡化切)。

    诅

    (庄助切)。

    碜

    (初锦切)。

    夭

    (于兆切)。

    刳

    (音枯)。

    区

    (岂俱切)。

    逻

    (郎个切)。

    蠢

    (尺尹切)。

    蠕

    (而尹切)。

    蜕

    (音税)。

    虾

    (呼牙切)。

    枭

    (音浇)。

    块

    (苦对切)。

本站推荐:慧琳音义开元释教录大金色孔雀王咒经大集会正法经三观义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无门关龙舒净土文九华山志金刚经集注

楞严经要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戒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戒环并收藏楞严经要解最新章节